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官方微信 开启辅助访问
注册忘记密码

深圳特区便民网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沟通交流平台,内容覆盖港澳台、深圳圈子、中国黄页、离岸问答、外贸圈子、软件下载、租房、招聘等,微信扫码登录发表所见所闻

扫码登录深圳特区便民网

冯倾城:新体诗与旧体诗要“比翼双飞”

2019-12-12 15:59| 发布者: Flora| 查看: 60| 评论: 0

摘要:   白话诗写作应借鉴古典诗风  龙扬志:您在澳门诗坛耕耘多年,兼写新诗与古典诗词,请问您在写作中是否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如何化解的?  冯倾城: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诗并没有消亡,究竟如何在传承中 ...
  白话诗写作应借鉴古典诗风
  龙扬志:您在澳门诗坛耕耘多年,兼写新诗与古典诗词,请问您在写作中是否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如何化解的?
  冯倾城: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诗并没有消亡,究竟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如何在发展中再创高峰?这就要视乎今人如何走好古典诗词现代化的进程。现代诗以白话为载体,但以白话写诗,并不等于诗歌语言就应当放弃精雅的追求,白话写作不应流于大白话式甚或口号式的抒情言志。一位诗人在作品中有“从被子上闻到了太阳的味道”一句,有人称其是神来之笔;但有过带孩子经验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牙牙学语的顽童就会对着妈妈刚晒过的被子,兴奋地喊:“我闻到太阳的味儿了。”小孩子被大太阳晒得不耐烦时,甚至会伸伸小舌头,说:“我把阳光吐出来!”诗人的口语化表达反不如顽童脱口而出的喊叫更为传神,这真是诗人的悲哀。
  以语言艺术为表现手段的诗,是文学的最高样式,诗的语言应是至为精纯的语言。但目前流行的口语诗所表达的大白话味却愈来愈趋向极端,诗歌语言的审美特质因而受到了极大的侵蚀。与此对照,古人的诗词创作也往往以日常体验为表现对象,不少佳作即使今人读之也颇觉浅易,而其诗歌语言不仅合辙押韵,读来颇有乐感,且能于平淡中寄寓深情,令人有百诵不厌之感。如明代诗人沈昌的作品:“杏花枝上着东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去小桥东。”这首小诗在风格上与口语诗颇为相近,但后者的表达浅易而文雅,未流于直白。吟咏《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传统选本,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古典诗词的艺术形式至今仍吸引着许多文学爱好者为之身体力行,可见其生命力是不朽的。当代的白话诗写作亦应借鉴古典诗风,于平易中见高情雅致,方能真正建构其留传于文学史上的一席之位。
  在新世纪的诗坛,新体诗与旧体诗要“比翼双飞”、“相互促进”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在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中,格律诗作品已被纳入候选名单。这是十分令人欣慰和振奋的消息。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华诗词是语言与形象、情感高度统一的文学艺术,也是精妙才华与丰富思想驰骋的王国。作为一种精炼的表达方式,中华诗词虽往往短小精湛,却常常意蕴深远。华夏民族在语言文字上的深邃与精妙在传统诗词的形式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与此同时,其包罗万象的内容亦展开了传统礼俗与人情世态的绮丽画卷。
  父亲熏陶师长点拨诗情喷薄
  龙扬志:学术界有“澳门当代诗词四大家”之说,分别是指马万祺、梁披云、冯刚毅、佟立章。冯刚毅是您父亲,请谈谈父亲对您的影响?
  冯倾城:父亲是一位隐逸兰海,心怀邦国的诗人与兰家。至今著有《天涯诗草》、《落寞乡居》、《镜海吟》、《咏兰诗五百首》、《望洋兴叹集》、《步向逍遥集》、《乐得逍遥集》等诗词集七部,共收诗词数千首。他的诗作有的慷慨沉雄,大气磅礴;有的幽绪高致,婉约清丽;可说诸体兼备,异彩纷呈。流溢着热爱祖国、家乡、自然、生活以及关怀世界的浓挚之情与弘扬中华诗词的宏伟抱负。兰与诗,均是他毕生的至爱。而他在兰花事业与诗词事业上所作出的异乎寻常的创获,却同时又是他对这两种终极追求的高尚事业的无私奉献。“一心分作双飞瓣,半属兰花半属诗”,父亲的这一联佳句,恰好成了他自己人生的基本写照。
  在父亲的熏陶下,我自小喜爱文学。小时候我由于体弱,备受父亲的呵护,父亲总喜欢摩挲我的头发。尽管我现早已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在父亲的心中,我永远还是童年时那个淘气的小丫头。在圣家小学念书时,我开始在报刊的少年园地发表新诗、散文和绘画。我常读父亲的诗词,也把自己所画的卡通人物和仕女图送给父亲,作为给他的读后感及生日礼物。那时父亲每天早上送我上学,即使中午放学后便可见到,还是感到依依不舍。考上圣心女中,我便尝试以稚嫩的笔触写作古典诗词。初中一那年夏天,父亲以咏夏为题,命我试作七律;不久后又以秋思为题,命我试作长调《八声甘州》。几年以后,我又得列蔡师厚示教授门墙,常蒙点拨,深化了我对诗艺和美好的文学境界的体悟。我在十多年前写的七律《相思》就受到了父亲和蔡老师美学精神的影响:
  未名烟柳忆千条,各自天涯望鹊桥。
  星眼有情传客恨,月钩无力惹魂销。
  暗将红豆春时撷,待把青蛾镜里描。
  天上梦圆人寂寂,凭栏对影伫清宵。
  我以为,无论是诗词创作,或其他文艺作品,真正具备不朽意义的作品不是那些单纯追求辞藻的 “形式主义”的、或一味信奉自然效果的“自然主义”的作品,而是那些既重“境界”,也有终极关怀的作品。因为,无论是“诗言志”或是“诗缘情”,都关乎人类的生存。我大学时选读了中葡翻译课程,以有用于中葡文学交流以及澳门文献宝库的梳理和发掘。其后,又于北大和清华继续攻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研究课程。缘于老师及父亲致力于弘扬中华诗词的使命感,在这苦读的十年多来,我对诗词的热忱也是始终如一。中华诗词于我,如东方喷薄,又如清晨叶脉里的呼吸,澎湃着生命的希望,性灵的美感。

  冯倾城,澳门大学葡文学院学士,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硕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博士,澳门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澳门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有诗歌评论集《名家诗评与诗艺教育》、汉译葡语诗集《静寂的周界》、散文集《未名心情》、《飘逝的永恒》、现代诗集《镜海妙思》(合著)等,主编《镜海同声集》及多期《澳门中华诗词》,发表诗评文、古典诗词、现代诗等数百篇,曾获2006年度台湾文艺奖、2006年度中国古典诗词佳作奖,并被列入《中华诗词》“吟坛百家”。现代诗与古典诗词合集《倾城月 倾城诗》为“粤港澳大湾区文丛”首部入选澳门作品,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来源:羊城晚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嗨!您好:
欢迎来到 深圳特区便民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还没有账号请微信扫右侧二维码或QQ登录。注册会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