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官方微信 开启辅助访问
注册忘记密码

深圳特区便民网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沟通交流平台,内容覆盖港澳台、深圳圈子、中国黄页、离岸问答、外贸圈子、软件下载、租房、招聘等,微信扫码登录发表所见所闻

扫码登录深圳特区便民网

孩子3岁前父母不了解这些,之后可能花15年甚至一生去弥补

2019-9-29 15:34| 发布者: sally| 查看: 31| 评论: 0

摘要:   文 | 九妈  我姐说,孩子3岁前随便带,能吃好睡好、不饿着不生病就行了,大一点才比较会操心……我惊掉下巴。我姐还是上过大学的,怎么会和老一辈的观念一模一样呢。  这也暴露出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 ...

  文 | 九妈

  我姐说,孩子3岁前随便带,能吃好睡好、不饿着不生病就行了,大一点才比较会操心……我惊掉下巴。我姐还是上过大学的,怎么会和老一辈的观念一模一样呢。

  这也暴露出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养成没有认识,觉得3岁前小孩什么都不懂,喂饱了不生病就行,等到大了才关心他们的成长和教育。

  我嫂子也是这样,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8岁,一个3岁。大宝小的时候她忙于上班,都扔给也爷爷奶奶带,等到上小学了,出现各种不良行为,才开始关注孩子教育。比如不爱学习,做事不能持久,在学校经常惹事生非,莫名其妙欺负同学,做事拖拉什么都要催着盯着,为此大人也是常常吼叫、棍棒伺候。

  嫂子因为工作上遇到瓶颈,也意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辞职在家,每天特别严格地盯大宝学习,培养各种规则意识和习惯。而此时二宝3岁,她依然完全忽略不管,因为精力都花在大宝身上。

  二宝也是出生没几个月,就完全扔给爷爷奶奶带,自己去上班,带成什么样也都不管。等到二宝上小学,估计在大宝身上同样的情况又会再来一遍。

  世界是很公平的。在应该付出的时候没有付出,到了该获得时就不能获得,如果享有所获得就要回过头来重新走那段没有走过的路,而且要付出几倍到几十倍的努力。教育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3岁前父母不了解这些,之后可能花15年甚至一生去弥补

  3岁前是孩子形成良好心理和人格基础的关键

  在《重新认识孩子:0-6岁儿童的性格养成》一书中,指出0-6岁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阶段。人格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质和行为倾向。在大约6岁时,孩子就已经在一些关系到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上,形成较为稳定的性格了。之后除非发生重大的人生变动,这些性格特征终其一生都是相对稳定存在的。

  芭学园创始人李跃儿在她的著作《关键时期关键帮助》中也指出:孩子6岁前,尤其是3岁前,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心理和人格的基础,觉得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就随便带,或采用错误的方法养育,当孩子上了学突然发现各种问题一大堆是,家长就得用12年时间甚至一生的时间补偿,还不一定补得上。

  像我姐的观念和我嫂子的做法,完全是本末倒置了。很多心理学和教育类书籍也都认为,3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需要父母高度重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0-3岁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

  0-3岁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0-3岁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

  这个阶段不要认为婴儿什么都不懂,只要吃饱不哭就行。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及时出现,满足需要,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心理冲突期。

  这一时期,孩子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吃饭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他们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会出现第一个反抗期,通常在2-3岁。父母和孩子会有强烈的冲突。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大小便,收拾玩具、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等。

  另一方面孩子开始有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在0-3岁的关键期,如何做一个懂科学有智慧的父母,让孩子养成健康的人格呢?下面我们分三个阶段具体说说父母应该怎么做。

  孩子3岁前父母不了解这些,之后可能花15年甚至一生去弥补

  0-1岁

  关键词:安全感

  正确做法:给孩子最基本的安全,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0-1岁半,婴儿面临着信任与不信任的发展挑战。这个时期的孩子极度脆弱和无助,时刻需要处在大人的关注与保护之下。主要做到两点。

  第一,给予足够的关照,及时满足孩子需要。

  如果在这个时期婴儿能够得到来自父母足够及时的关照,婴儿能感到世界和他人是值得信任的,是安全可靠的,这为孩子内心安全感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孩子出生后头几周的安全建立是很重要的。妈妈的怀抱是一个能给孩子安全感的地方,孩子需要至少在妈妈的怀里至少待上6-8周。

  另外,在因为饥饿、身体不舒服而哭闹时,家长能够给予及时的反馈,如喂奶,或者及时换尿布,给予孩子情绪抚慰,孩子就能体验到一种来自外界的安全感和控制感。

  反之,如果家人不能给予婴儿及时的回应,而是对婴儿的需求表现出漠视和置之不理的态度,或者无法以正确的方式回应,孩子内心就会埋下不信任的种子,感到世界和他人是不够安全的。

  家长能否足够敏感和适当地回应婴儿,与婴儿的情感状态协调一致,往往与父母的人格成熟程度和情商水平高低有关。父母要以耐心、包容的态度回应婴儿,用更多的陪伴回应婴儿,降低其恐惧不安感。

  第二,不要轻易改变环境及物品位置,满足孩子的秩序感。

  等孩子再大一点,就会有秩序感的需求。蒙台梭利认为,秩序感现象是儿童出现的第一个敏感期,从孩子3-4个月就开始了,有的孩子会一直持续到2岁半左右。

  比如家里某样东西被挪动了,孩子也会大哭,熟悉的场景发生了变化,也会大哭。很多家长没有这个常识,甚至不知道孩子是因为什么哭。

  在秩序感敏感期,儿童会将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当成一个彼此相关的整体,就像在妈妈的子宫中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感觉中,孩子才有安全感。

  如果孩子能和主照顾者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会帮助孩子在今后和其他人,如其他亲属、老师、同龄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反之,如果照顾反复无常,如经常更换照顾着,或者收到情感忽视或不够耐心敏感的对待,孩子就很有可能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心理学研究发展,形成不安全依恋模式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和其他人建立和维系关系方面,也会存在各种困难,或出现不良行为,如暴力冲突、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冲突或疏离等。

  孩子3岁前父母不了解这些,之后可能花15年甚至一生去弥补

  1-2岁

  关键词:探索

  正确做法:在安全的情况下,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

  1岁左右的孩子,经过了口的敏感期和手的敏感期,进入到腿的敏感期,开始全面探索这个世界,同时发展语言。

  在1-2岁这个阶段,引领孩子去探索物质,比探索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为有利。这时候孩子开始有自主意识,希望独立自主地做事情。

  如果总是对孩子说这不行那不要,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或者凡事都代替孩子做,不但阻碍孩子的发展,还会造成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后面我们具体再讲。

  所以父母最好不要过于限制他们的探索。但孩子身边有些东西确实是不能探索的,比如那些对孩子的身体和生命会带来危害的物品,以及会影响公众秩序的物品和行为,但制止起来要有比较好的方式。

  什么是好的方式?就是对所有人都是建设性的,不会造成严重破坏性的教育行为。

  对于1-2岁的孩子,肯定是不能讲太多道理的,因为孩子理解语言需要经验作为支撑,而这时候孩子的经验、感受和体验不够,语言系统又还没有构建起来,家长对孩子讲一大堆道理,孩子感受到的只能是莫名其妙和恐惧。

  孩子可能因此被吓得放弃了自己的行为,但其实是放弃了自己的发展机会,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如果承认气势很大总能获胜,孩子总是放弃的话,那么孩子将会自我放弃。

  因为孩子无法准确判断承认希望他们放弃的行为是哪些,就会无限地扩大所要放弃的范围,最后变得做什么事情都谨小慎微,成为人们所看到的那些胆小的孩子。

  或者相反,由于要摆脱成人的控制,就会尽快地多行动,每一项活动都不能维持到底,不能深入进行,这种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多动症。

  在给2岁孩子建构安全原则时,承认应该考虑到孩子日后的发展和心理健康,以孩子当下的心智状态来设计和建构,这里有几点原则需要遵守。

  原则一:以行为主,利用原则坚持养成习惯。

  不能用讲道理的方式,要用行为展示的方式和建设性的行为来为孩子建构原则。

  比如当孩子把书架上的书都拉散到地上,趁孩子还没有被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的时候,家长要拉住孩子的手不要使他跑开,然后拿起一本书来放回到原为作为示范,一边放一边对孩子说:“我们来归位,把书放好。”这时,可以递给孩子一本书,然后拍一拍将要放上去的位置,对孩子说:“请放到这里。”多余的话就不必再说。

  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很多,你看,把屋子弄得这么乱,妈妈每天这么忙……给孩子讲了一大堆道理,可是2岁的孩子能听懂吗?

  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尽量不干涉孩子,但要规定孩子什么范围中做这些事,比如水不能洒在什么地方,在孩子探索完毕后,跟孩子一起收拾器物,这样从一开始就养成探索完就归位的习惯,也养成了服从家长管理的习惯。

  原则二:把危险的物品藏起来。

  把那些可能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的物品都收藏起来,放到孩子看不到和拿不到的地方。既然给孩子建构安全原则,不让他去拿,就不要让他看到和注意到。

  如果给孩子看到注意到,每天为此冲突却又不给孩子,孩子是不会考虑和听进去关于危险这些语言的,因为孩子根本无法理解危险的意思,除非家长边说着些语言时边吓唬孩子。

  如果我们没有细心地把不让孩子动的东西藏好,一旦被孩子看到并需要它,由于孩子年龄小,心理力量不够控制自己的念头,非要伸手去拿时就收到成人的斥责,就增加了孩子被斥责的机会,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从而变得猥琐和自卑。

  孩子3岁前父母不了解这些,之后可能花15年甚至一生去弥补

  2-3岁

  关键词:自尊

  正确做法:维护孩子的自尊心,陪伴孩子自我成长,

  1岁半到3岁时,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孩子形成健康的自尊和自信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重点之一就是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自发性、自主性和其中的创造力,对孩子的自发行为予以包容和适当的引导,孩子就会有比较高的自尊和自我评价,也会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出心理层面的韧性,不容易被困难打倒。

  如果父母能够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自主表现,多鼓励孩子自发地做事情,那么在之后的学龄时期,孩子也会自发地追求血液成就,并且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自我认同挑战(即对我是谁有更清晰的认识,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称之为“同一性”危机),也会更加自信。

  而父母,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常见的两种错误做法是,要么过度保护,要么过度控制。前者是指父母代替孩子做事情,后者是指父母要求孩子必须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做事情。这两种做法都会削弱孩子的自尊,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退缩的心理。

  还有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也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引发社交上的焦虑恐惧心理,需要父母引起注意。比如当众评价孩子,或拿孩子与他人比较。或者靠引发孩子的羞耻情绪,以控制孩子的行为。最典型的就是在医院里男孩子因为打针又哭又闹,大人就会说:“你看,人家女孩子都没哭,你一个男子汉怎么哭成这样……”

  无论是引导、教育,还是夸奖、肯定,都要注意方式方法,具体怎么去做呢?这里有三个原则。

  原则1:当孩子经历挫折和不如意时,要在情绪和感受层面,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

  注意,这里说的无条件接纳,是情绪和感受层面,不是行为和规则层面。孩子有情绪很正常,家长要设深处里地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批评孩子。

  原则2:在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情绪和感受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孩子的行为。

  如何引导?引导行为,而不是给孩子贴标签(比如漂亮、聪明、不勇敢等标签)。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漂亮的画,拿给家长看,家长的正确回应是“你画得真好,给我讲讲你是怎么画的?”,而不是“真聪明,真棒”(特质反馈:聪明),或者“比其他小朋友厉害多了”(和别人比较)。

  因为长期来看,当孩子遇到挫折、失败或反馈模糊时,那些被夸奖聪明、比别人做的好的孩子,很难继续坚持新的任务,也容易对自己的评价变低。

  原则3:家长需要反思一下,是否经常对孩子给予特质性的评价,经常拿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

  夸奖孩子聪明或者比别的孩子怎么样,代价就是孩子对挫折和不确定性的抵御能力下降。聪明的特质是很难更改的,也不可控,要么聪明要么不聪明。

  而和别人比较的结果,可能比别人好,也可能不如别人,总之很难事事比人好。顺利时孩子能维持做对事情的兴趣,一旦事情不顺利,结果不尽如人意,孩子就会有很大的挫败感。

  而肯定行为则不同,行为是相对可控的,可以改变的余地更大。肯定孩子的行为,并和孩子交流分享他的成功经验,倾听孩子如何掌握做事的方法,不仅引导孩子总结思考,也表达了对孩子做事情的关注,肯定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行为,提高孩子进一步做事情的兴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嗨!您好:
欢迎来到 深圳特区便民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还没有账号请微信扫右侧二维码或QQ登录。注册会员
返回顶部